行政行為規(guī)范與否,直接關系群眾“錢袋子”“安居夢”。為深刻汲取行政訴訟敗訴教訓,提升全市行政行為規(guī)范化水平,9月9日,中共江陰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辦公室牽頭召開2025年1-7月行政敗訴機關約談會。相關行政敗訴案件責任單位分管負責人參會,江陰市司法局副局長彭松波主持,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辦公室主任、市司法局局長陸欣出席并作總結講話。會議以“解剖麻雀”式案例剖析為核心,直指行政行為短板,明確整改方向,為法治政府建設“校準航向”。
精準“把脈問診”
從敗訴案例中找準法治建設“薄弱點”
會上,市司法局通報了2025年1月至7月我市行政訴訟敗訴案件總體情況,重點圍繞征地拆遷、行政處罰等高風險領域,深入分析敗訴原因。通過逐案剖析,厘清案件涉及的行政行為類型、法院判決要旨及法律適用依據,指出了權屬認定不細致、程序履行不嚴謹、風險預判不足等核心癥結,不僅摸清了個案中的“個性問題”,更總結出行政履職中的“共性短板”。
靶向“對癥開方”
四大關鍵領域筑牢依法行政“防護網”
針對敗訴案件暴露的執(zhí)法薄弱環(huán)節(jié),陸欣局長強調要以敗訴案件為鑒,聚焦“權屬認定、強制拆除、行政處罰、爭議化解”四大關鍵領域,并提出四點要求,一是“三查三核”筑牢權屬認定根基。落實“查產權登記、查實際使用、查共有權人意見,核身份信息、核授權文件、核處分資格”機制,對權屬爭議案件立即暫停程序,通過聽證、調解厘清權利主體,杜絕“先簽后補”。二是規(guī)范強制拆除程序。明確“非特殊情況必須申請法院強制執(zhí)行”的底線,要求全程固定證據、錄音錄像,確保每一步操作都在法治軌道上進行,既保障行政效率,更守護群眾的合法財產權益。三是“三審三把關”提升行政處罰質量。強化案件審核、法制審核、集體審議,嚴把事實關、程序關、裁量關,確保處罰決定經得起法律和歷史的檢驗。四是應訴化解主動作為。建立敗訴風險預警機制,對高頻爭議領域提前排查;落實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,推動“出庭又出聲”,將矛盾化解在訴訟前。
長效“護航民生”
制度安排夯實法治根基“壓艙石”
“整改不能‘紙上談兵’,必須‘落地有聲’!”參會人員一致表示,將對照措施“掛圖作戰(zhàn)”。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辦公室明確,下一步將通過“回頭看”“專項督導”跟蹤整改進展,確保每個問題“有人管、改到位”,對整改不力的單位嚴肅通報,推動成果轉化為長效機制。
![]() |
江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版權所有 江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主辦
蘇ICP備05002806號
|
![]() |
![]() ![]() |